资中筠:民国时我们怎么学中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资中筠[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

出  处:《记者观察(上)》2014年第7期40-43,共4页Reporters'Notes

摘  要: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语,如果那是英语,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中文的两大特点口语与书写文字是两套。这是汉语对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来说最难学之处,等于要学两遍,所以普及比较难。好处是虽然方言非常复杂,文字是统一的,就是现在大家都归功于奏始皇的“书同文”。不像印度,由于每一个邦都有自己的文字,到现在还得用英语为官方语言。既然是中国人,说话已经不成问题,“学文化”就是从识字开始。能正确地读、写、用多少字和词就成为衡量基础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关 键 词:中文 拼音文字 英语水平 民国 文化底蕴 文化程度 中国人 外国人 

分 类 号:TP391[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