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类像化的美学审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昌忠[1]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出  处:《北方论丛》2014年第4期38-44,共7页The Northern Forum

基  金:湖州师范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消费书写"(2013SKYY10)

摘  要:为阐释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美学特征和文化态势,鲍德里亚使用了"类像"这一关键性术语。类像化将消费社会带入审美社会、泛审美社会,是对传统审美、现代审美的整体转型。碎片化、即时性的形态特征和海量复制、重组拼装的形成机理,决定了缺失"审美内容"的类像对于后现代审美的顺应与契合。"超美学"是类像化成就,它在审美对象、审美本质、审美效应上有悖审美的原初本意,是对美学的偏移和背离。

关 键 词:类像化 泛审美 后现代 超美学 

分 类 号:B834[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