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金华[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10-14,共5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虚无主义问题研究"(10CKS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机理与教学实践研究"(13JDSZK032)
摘 要:在现代化扩展进程中,物化逻辑不仅垄断了经济社会领域,而且吞噬了道德信仰世界。物欲主义的迅速膨胀导致传统伦理规范日益被抛出现代社会,"有德性的生活"逐步被边缘化,神圣崇高的价值信条遭到鄙弃,甚至道德良心也受到怀疑和否定。不少人反叛道德规范,蔑视道德楷模,亵渎道德人格,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道德灾难时有发生,最终陷入道德虚无主义泥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传统德育资源,化解物化逻辑的消解效应,是克服道德虚无主义的必由之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