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武警医学》2014年第7期649-652,共4页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667)
摘 要:过去临床一直强调:降低每日膳食总能量、总脂肪、胆固醇、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是降低血三酰甘油、胆固醇,以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膳食中脂肪酸的种类和组成同样起重要作用。中链脂肪酸( medium-chain fatty acids, MCFAs)为含有8~1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常见为辛酸(C8∶0)和癸酸(C10∶0),自然界主要来源于母乳、牛奶及其制品、棕榈仁油和椰子油等。 MCFAs和甘油通过酯化作用形成中链三酰甘油(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MCT中辛酸和癸酸的比例多在50∶50~80∶20范围,与长链三酰甘油( long-chain triglycerides , LCT )相比,它进入体内后可快速代谢氧化提供能量,且不易在组织器官储存,因而能减少脂肪组织的富集。20世纪50年代,MCT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胰腺功能不全、脂质吸收障碍、淋巴运输系统障碍及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 LCFAs)氧化缺陷的患者[1]。目前,MCT已经作为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之一,应用于胆囊纤维化、高脂血症、癫症、腹泻和脂肪吸收不良等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CT可改善机体代谢紊乱或症状,对脂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笔者就MCFAs对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分 类 号:R151[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