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中后期的散体尺牍观——兼与四六启观之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民[1] 

机构地区:[1]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74-80,共7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中后期骈文选本与骈文批评综合研究>(批准号:13YJC751039);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明代骈文批评研究>(批准号:13SKBS220)

摘  要:明代嘉靖以后,一些文人逐渐意识到散体尺牍在社会中下层的幕僚佐吏乃至普通大众的社会交际中的重要功能,并由此归纳出其"体简而用繁"的特点。当文人持着这种立场去看待散体尺牍时,便创造性地构建出一种以"应世"和"垂世"两个标准来衡量文章的二元式文章观,并进而把一向被视作"小道"的散体尺牍与诗古文相提并论。作为书札的两种基本形态,相对于四六启趋于形式化、模式化的仪式性功能,散体尺牍则体现为性情化、多样化的娱情性功能。

关 键 词:散体尺牍 四六启 文章观 明代中后期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