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自慧[1,2]
机构地区:[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礼文化研究所
出 处:《孔子研究》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07BZS034)的后期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俗’文化冲击下的道德失范和文化救赎"(12YJA710096);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礼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B12055);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文化自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2012-B-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平均主义的源头,而是"均平"思想的起点。"均"乃均衡、公平之意,其实质是人人"各得其分",而非人人"份额相等"。"均平"思想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适度的等差是社会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必要保证,其缺陷在于以宗法血缘、政治强权而不是以素质能力为标准来区分等差。先秦儒家"均平"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公平机制的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