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春[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 处:《学术研究》2014年第8期136-144,共9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与民族国家认同探讨"(08BMZ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世界民俗学领域,德国、芬兰、日本等国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密切。德国的民俗复兴、芬兰史诗《卡勒瓦拉》、日本的"一国民俗学"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现象,上述三国的民俗学史显示,当一个民族/国家迫于外来压力时,本民族/国家的知识精英会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维系民族/国族认同的民间文化资源,寻求民族/国家振兴的力量源泉,因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化成为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条件。民族主义将民族、文化、国家、国民等现代理念赋予民间文化,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性本质的公共文化,这些超越地方的公共文化,由于其生成过程的建构性特征,促使人们反思其本真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