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及其后的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认同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谭群玉[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8期49-58,共10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12J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与西方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助

摘  要:以生产或经济建设为基础和重点的现代化实为革命性结果,强调革命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同样看重经济的基础地位,而将革命视为解放、保护、促进生产力之必要手段。其对现代化的认同,经历了从单纯的工业化到全面体系性现代化的理路变化。囿于复杂因素影响,毛泽东时代现代化认同的显示度有所遮蔽,但价值认同从未中止。该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反映了其认同的程度及成效。邓小平时代的现代化认同,实为毛泽东时代的延伸和彰显,而非另起炉灶。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理想的实现,需经历无数阶段推进,而以共同富裕为最终指向。

关 键 词:毛泽东时代 邓小平时代 现代化认同 

分 类 号:A84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25[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