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群玉

作品数:28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新启蒙运动孙中山军政府陆荣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公派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导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力量--《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启蒙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22年第4期59-72,共14页谭群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BDJ006)。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大众哲学》被视为“冲垮三民主义思想防线”的利器,其号准时代脉搏,洞悉读者关切,将思想启蒙与改造世界结合的理论特质,以及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是其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直接原...
关键词: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与奠基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21年第3期64-72,共9页韩佳君 谭群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BDJ006)。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伊始,毛泽东“以苏为鉴”,结合实践经验,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国路径,取得诸多具有奠基意义的思想成果。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人民内部性、批判性和辩护性的鲜明特性,奠定了建设必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毛泽东 奠基 
马克思的多维知识结构与其唯物史观形成
《现代哲学》2020年第6期1-8,共8页谭群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BDJ006)。
马克思的知识结构极其多维,涉及语言学、文学艺术、宗教学、史学、人类学、哲学、法学、政治经济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并深入至一切本质细节。逻辑相异的不同学科的理路相互碰撞,触发了其唯物史观产生的理论灵感。为人类幸福和...
关键词:马克思 多学科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时代向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3期176-183,共8页谭群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6BDJ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理论解释与现实改造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两个重要维度,中国唯物史观解释的现实维度使得它必与各个时代紧密相关。理论架构的完整系统性要求解释向"应该"维度完美伸展,而现实改造的务实性、时代性使得实践者更侧重"需要"和"能够...
关键词:唯物史观解释 中国 时代 
孙中山的讨陈方略与北伐开局被引量:3
《历史研究》2018年第2期91-107,191,共18页谭群玉 曹天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6BDJ006)资助
平定陈炯明叛乱、改组国民党、北伐统一全国,是孙中山晚年面对的重大问题。三者既密切关联,又轻重有别。孙中山以东西两路联军并举战略,讨伐"西和东拒"之陈炯明。东路军以闽省为后方吸引陈军主力,在桂省以滇军为主的西路军击破陈炯明"西...
关键词:孙中山 陈炯明 北伐 鲍罗廷 广州 上海 
《中国经济原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刘晓雷 谭群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学术文化组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6BDJ006)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堪称典范之作。该书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唯物辩证法方法、批判经济学理论及其结构编排的逻辑运思,将之延伸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分析,揭示出封建剥削...
关键词:《中国经济原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中国化 
湘籍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的早期启蒙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9期89-91,共3页谭群玉 董方明 
意识启蒙之所以必要,因其乃社会改造之工具。青年时期毛泽东即已认识到,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当有大本大源,本源乃宇宙之真理。区域性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在中国早期启蒙之关系,是连通微观个体与宏观整体间的中观桥梁,既接近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受众 阶级斗争 实践理性 思想体系 阶级冲突 意识 启蒙主体 
湘籍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的早期启蒙
《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42-54,共13页谭群玉 董方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12J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性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在中国早期启蒙之关系,是学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值得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的新视角和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启蒙中地位极为重要的湘籍群体,在启蒙他者之前经历了自我被启蒙,并在个体与团体交流、整合依托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湘籍群体 意识启蒙 
岑春煊与清末新式教育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4年第10期110-115,共6页谭群玉 曹天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12J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
清朝末年乃中国千古变局之关键时期,兴办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实系政府的基本国策和新政枢纽所在。兴学育才效果如何,握有地方实权的督抚有无作为至关重要。清末著名总督岑春煊以教育为政治之先务,所到任处重教不遗余力,开创的新式教...
关键词:岑春煊 清末教育 教育行政 
毛泽东时代及其后的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认同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8期49-58,共10页谭群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与社会意识转型"(12JJD710001)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与西方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助
以生产或经济建设为基础和重点的现代化实为革命性结果,强调革命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同样看重经济的基础地位,而将革命视为解放、保护、促进生产力之必要手段。其对现代化的认同,经历了从单纯的工业化到全面体系性现代化的理路变...
关键词:毛泽东时代 邓小平时代 现代化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