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畅[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138-153,共16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摘 要:通过对歌德《浮士德》中的纸币主题及近年德国经济界在金融危机问题的讨论中对该主题的援引进行分析,结合系统论社会学的观点,本文试图论证:纸币的出现是社会沟通自发演进的结果,对货币增发和经济增长进行人本主义批判并不能真正有助于防范经济危机。不仅如此,人本主义批判本身也是一种人本主义意义上的努力和尝试,因此它自身也是它所批判的进步强迫症的组成部分。尽管歌德对以纸币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持批判态度,但他在作品中最终实现的是现代性批判和人本主义理想的和解,这种和解使他超越了人本主义批判的自反式悖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