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红民[1]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出 处:《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83-87,共5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摘 要:现行的汉诗英译批评倾向于以原作为参照进行分析对比的单向模式,忽视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研究,导致此类研究主观判断多,描述性弱。本文质询了"音、形、意"的译评模式,特别是韵体译诗模式的合理性,借"中国古典诗歌究竟为谁而译"这一命题,从接受文化的视角分析了韵体译诗的局限性,借"经典理论"阐释翻译方式多元化的意义,提出汉诗英译批评应纳入文化交流的视野,建立以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为参照的批评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