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民

作品数:64被引量:38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汉语神似翻译语言认知语境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性换喻及其翻译的认知性探讨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5期167-175,共9页周红民 
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基于“OBE”理念的翻译实践课程研究(编号221SWC-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换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重点是换喻的思维性质、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思维关系以及换喻的语用功能,但是对于诗性换喻的认知分析,以及诗性换喻能在多大程度上翻译到另一种语言之中进行认知阐释有待进一步...
关键词:诗性换喻 认知 翻译 
中国传统译论“神似”的认知语义学阐释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10期128-135,共8页周远航 周红民 
“神似”是中国最重要的翻译话语,先前对“神似”的探讨和研究存在模糊性和主观性。为了使该论题的探讨更为客观,本文拟将“神似”纳入认知框架之内,以认知语义学来阐述“神韵”的生成机制,对传统诗学提倡的“神韵”进行解读。认为“神...
关键词:神韵 神似 认知语义学 分类及认知阐释 
“时文”的特性和翻译价值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88-94,共7页周红民 高纯娟 
时文翻译能让国人了解域外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知识,时文翻译也是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专业开设《时文翻译》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时文、时文应具备什么属性、其翻译...
关键词:时文 特性 时文翻译教学 翻译价值 
中国传统译论“神似”的认知语义学阐释被引量:1
《中国翻译》2022年第3期29-38,191,共11页周远航 周红民 
“神似”是中国最重要的翻译话语,先前对“神似”的探讨和研究存在模糊性和主观性。为了使该论题的探讨更为客观,本文拟将“神似”纳入认知框架之内,以认知语义学来阐述“神韵”的生成机制,对传统诗学提倡的“神韵”进行解读。认为“神...
关键词:神韵 神似 认知语义学 分类及认知阐释 
基于“乖讹论”的文学幽默阐释及其翻译路径:以《酒国》为例
《当代外语研究》2022年第2期148-155,共8页周红民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现当代乡土小说英译与中华民族海外形象重构研究(编号20BYY026)”的阶段性成果。
幽默是创作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在翻译时,需要给予准确恰当的处理。迄今为止,译界对文学幽默及其翻译的认识仍有值得深入探讨的空间。本文从“乖讹论”出发,阐释文学幽默的认知原理和创作手段;在此基础上,选取《酒国》的幽默片段,...
关键词:文学幽默 乖讹论 幽默原理及手段 《酒国》幽默翻译 
文本的功能类型与隐喻翻译被引量:10
《上海翻译》2020年第4期24-29,94,共7页周红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乡土气息英译适变研究”(编号:17YJC740080)。
先前的隐喻翻译研究过分关注隐喻的独立性和隐喻翻译的规定性。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文本类型和隐喻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先就纽马克对隐喻的理解和分类加以拓展与修正,并对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进行评述,以此作为本文的铺垫和过渡,为正...
关键词:隐喻翻译研究概览 文本的功能类型 隐喻翻译 
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被引量:9
《外语研究》2019年第4期74-79,共6页周红民 
汉语古典诗歌意象究其实质是基于自身文化而形成的隐喻,它所唤醒的心理空间、展开的联想、合成的概念和情感具有独特性,一旦翻译很难在目标文化产生同样的心理效果。基于这样的推论,本研究将意象隐喻搁置在认知视域之中,尝试用"意象图式...
关键词:汉诗意象 隐喻 认知研究 文化属性 可译性限度 
回译:语言回归亦是真——一篇历史文献回译中的汉语体验被引量:5
《上海翻译》2016年第5期25-32,共8页周红民 程敏 
除了原典复位,"回译"还需要将涉及B国文化的叙述性、评述性、阐发性的A语言翻译成B语言。本文设定"回译"以目标读者为取向,认为译者应该尽力归顺目标语言的本真状态。本文通过对一篇历史文献回译的研究,论述了归顺汉语的理据,描述了归...
关键词:回译 语言回归 历史文献回译 语言手段及理据 
翻译、改编与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鲁滨逊漂流记》的个案考察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6年第2期80-84,92,共6页周红民 
在译学研究中,"改编"与"翻译"的界限一直十分模糊,如果将"翻译"与"改编"搁置在文学经典的传播空间加以考察,改编完全可以游离于翻译行为之外,作用于文学经典的传播。翻译将外国经典引入一种文化,然而它远远没有宣布一部经典的终结。翻...
关键词:翻译 改编 关系 经典传播 
从“欧化文”到“翻译体”——翻译与汉语一个世纪的“情”与“结”被引量:2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7-123,共7页周红民 
"翻译体"与翻译和汉语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三角关系。沿着"欧化文"到"翻译体"这一线索,试图呈现翻译与汉语一个世纪的"情"与"结"——"翻译体"因翻译而起,但汉语对之自始至终包含着抗拒、集体意识、校正、默认、归顺、潜意识等演化行为,由...
关键词:翻译体 百年情结 本质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