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艳[1] 钟涛[1] 孟令彾 邹安琪[1] 王魏[1] 范宇莹[2]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管理学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出  处:《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年第14期65-66,共2页Nursing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基  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卫内医政函2012649)

摘  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系统的科学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APL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低速(8滴/min)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给药法,2h完成药物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白细胞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QT间期延长、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异常、皮肤黏膜损伤和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1.3%、16.7%、8.1%、14.6%、14.6%和29.2%,而对照组患者相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1.2%、35.4%、25.0%、22.9%、33.3%和4.2%;两组患者除在ALT异常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新型改良后的持续低速静脉注射法治疗APL可降低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但药物外渗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

关 键 词:三氧化二砷 给药方法 不良反应 护理 

分 类 号:R733.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