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微血管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菲菲[1] 郭渝成[1] 刘秀华[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北京100853

出  处:《微循环学杂志》2014年第3期71-76,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81170140);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108B01)

摘  要:微血管病(Microvascular Diseases)是缺血(氧)、氧化应激、自身免疫等多种病因造成微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缔组织病、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1]。研究表明,微血管功能障碍发生早于大血管病变[2,3],微血管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和转归。然而,临床常用的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脉搏波速率(Pulse Wave Velocity, PWV)等指标均反映体循环大血管功能状态,不能发现早期微血管病变。皮肤被覆全身,位置表浅,其血管反应性变化常出现在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4-6],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微血管功能,是评估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理想位点。临床活体皮肤微循环观察,能够为全身疾病和局部病变提供微血管的变化指标,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

关 键 词:血管功能检测 皮肤 微血管功能障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微血管病变 全身疾病 组织器官损伤 氧化应激 

分 类 号:R-33[医药卫生] R331.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