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的发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爱民[1] 李靖莉[1] 

机构地区:[1]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山东滨州256603

出  处:《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125-129,共5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近代以来制约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深层原因及当代规避"(项目号:10BLSJ02)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市镇得到较充分的发育,成为山东省市镇比较密集的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促进了商品交换的繁荣和产地市场的形成,这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育的主因;胶济铁路的修建,便利的黄河和小清河航运等交通优势,也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的诱因。但是,因为各县的自然、交通等条件不同,造成了黄河三角洲南北部地区市镇发展的差异性。另外,在市镇的密度及专业化水平方面,黄河三角洲市镇发展水平与发达的江南地区也有较大的差距。

关 键 词:民国 黄河三角洲 集市  商品经济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