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

作品数:14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河三角洲《孙子兵法》灭亡东夷商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军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华夏考古》《历史档案》《管子学刊》《黑河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典型范例——论鲁北的棉花产销合作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68-75,共8页李靖莉 王爱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黄河三角洲经济史研究(1840-1978)"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RKB01651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实施棉花产销合作的重要区域和山东省推行棉花产销合作的开首之地,鲁北地区的棉花产销合作以棉花品种改良与棉花产销合作组织发轫之早、发展之快、数量之多、组织管理之成熟而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通过棉花产销合作,...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农村合作运动 鲁北 棉花产销合作 
二里头81YLⅤM4:5镶嵌铜牌饰为鸱鸮说被引量:2
《华夏考古》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王爱民 
鸱鸮(猫头鹰)崇拜是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较为普遍的现象。1981年二里头遗址M4发现的镶嵌铜牌饰,其形象不是龙而应该是鸱鸮。铜牌饰释读方式应该是较窄的一头向上。铜牌饰是巫术活动的道具,其主人可能是一位女巫。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镶嵌铜牌饰 M4:5 鸱鹗 
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市镇的发育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125-129,共5页王爱民 李靖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近代以来制约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深层原因及当代规避"(项目号:10BLSJ02)之阶段性成果
民国前期,黄河三角洲市镇得到较充分的发育,成为山东省市镇比较密集的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促进了商品交换的繁荣和产地市场的形成,这是黄河三角洲市镇发育的主因;胶济铁路的修建,便利的黄河和小清河...
关键词:民国 黄河三角洲 集市  商品经济 
试论商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盐业生产的控制
《华夏考古》2014年第2期38-43,136,共7页王爱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开发背景下的黄河三角洲文物保护对策研究";项目号:2009303
商代晚期开始,商王朝开始开发渤海湾沿岸海盐资源,形成大规模的盐业产区。商代渤海湾盐业生产可以古济水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小区。为加强对盐业生产的控制,商王朝在两个小区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形成由军事控制中心、盐工生活及盔形器...
关键词:商代 黄河三角洲 海盐 军事控制 
试论龙山时代黄河三角洲人文格局被引量:1
《管子学刊》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王爱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开发研究及当代启示";项目号:11CLSZ01
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呈现明显的分区、集群分布。这些遗址大体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小区。由于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小区的龙山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各小区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又决定着社会结...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龙山时代 自然环境 人口数量 社会结构 
《黄石公三略》的儒家思想基调被引量:1
《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59-162,共4页王爱民 
《黄石公三略》成书于"大一统"思想确立的西汉时期,书中提出的"佚政"思想,与儒家"仁政"思想旁通;《黄石公三略》重视道德的感化作用,强调德治和人道,由此生发出的"贤人政治"思想,显示出儒家思想的精髓。《黄石公三略》的思想主旨是儒家...
关键词:《黄石公三略》 佚政 道德 贤人政治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黄河三角洲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及思考被引量:2
《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王爱民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开发背景下的黄河三角洲文物保护对策研究"(2009303)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十分丰富,但是文物破坏甚至损毁现象也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使用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执法不严以及文物保护人才缺乏造成的。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背景下,文物保护...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 
董仲舒“德主刑辅”观与儒家政治话语权的建立
《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4,共4页王爱民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儒学为宗,兼采先秦阴阳家、法家和黄老学派等思想中有利于统治的成分,创立了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改变了儒学空疏的学风,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主流,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董仲舒 德主刑辅 话语权 
商朝对黄河三角洲海盐资源的掠夺与商朝灭亡
《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0-104,共5页王爱民 
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开发背景下的黄河三角洲文物保护对策研究>(2009303)
商末帝辛(纣)时期,由于中国气候转入寒冷期,农作物减产,动物资源减少,周人开始觊觎灭商。为了转嫁危机,同时也为了掠夺资源,商人对东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战争消耗了商的国力,也给周人提供了灭商的良好机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关键词:纣伐东夷 掠夺资源 国力削弱 周人灭商 
清代批头考--以《滨州革除歇家批头记》为中心被引量:3
《历史档案》2010年第3期80-86,共7页杜立晖 王爱民 
关键词:歇家 滨州 清代 《艺文志》 明清之际 国内外 清初 咸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