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祥琴[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89-96,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S014)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后汉书》、《宋书》、《南齐书》等正史《五行志》中,存在不少关于"服妖"的记载。此间正史《五行志》所录"服妖"包括冠冕服制之变、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动物装扮等内容。史家所谓"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的解释,表明古人虽套用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理论作为叙事工具,但已认识到"服妖"的出现与东汉以降礼制衰落、风俗变异等因素紧密相关。在民族融合背景下,受传统夷夏观影响的汉族史家对"胡服"因素的传入持排斥、鄙夷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服妖"编撰模式的形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