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滢颖[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芒种》2014年第9期177-178,共2页Mangzhong Literature
摘 要: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约翰·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经过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和格莱斯等人的不断拓展和补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比较系统的语言哲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主要是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语言功能和特征的考察。从本质上说,言语行为理论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类"言"和"行"的融合与统一。言语行为理论的出现,对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语言的研究方面,言语行为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当代语用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基础,实现对文学语言观的解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