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洪军[1]
出 处:《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第8期117-118,共2页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conomics
摘 要: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内各类菌群及其消长状况,探讨血浆内的毒素水平和肠道细菌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正常健康者60例,将其粪便中的常见菌群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偶氮显色基质法进行外周血内毒素水平的检测,并观察其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粪便菌群中的厌氧菌数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且肝硬化组患者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真杆菌和拟杆菌的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肝硬化患者的血内毒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肠杆菌在各组数量越大,则其血内毒素水平越高,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需氧菌的增多和厌氧菌的减少。患者大肠杆菌量和内毒素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导致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影响因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