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对萧红文本中动植物意象建构的解释能力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颖[1] 

机构地区:[1]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天津300204

出  处:《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5期1-2,8,共3页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基  金:本人主持的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萧红隐喻话语分析"(2012221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几年,随着认知诗学的逐步发展,认知语言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文本的阐释,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文本的阐释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成为解释文学文本的重要认知工具[1]。萧红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备受评论界关注,新时期以来也有论文从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等新的角度对其展开了多方位的深度剖析。本文欲另辟蹊径,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萧红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中的动植物意象进行分析,从概念整合视角对藤蔓类植物意象选择、动物意象和女性形象的并置等内容展开区别于传统文论的论述。

关 键 词:整合 萧红 动植物意象 人物形象 悲愤 悲悯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