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7的免疫效应及其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帅[1,2] 姚咏明[2] 李为民[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91 [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48

出  处:《感染.炎症.修复》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30035;8137205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518102);军队"十二五"计划重大项目(AWS11J008;BWS12J050)

摘  要:白细胞介素-37(IL-37)属于白细胞介素1家族(IL-1F),新近研究发现,其在炎症的发展和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1]。Kumar等[2]在2000年首次发现了这个 IL-1家族的新成员;2001年,Dunn 等[3]将其定义为 IL-1家族第7因子(IL-1 F7)。此后研究显示,IL-1 F7可与 IL-18受体α链和 IL-18结合蛋白(IL-18 binding protein,IL-18BP)结合,从而产生有限的抗炎效应[4-5]。成熟的 IL-1F7能够转移进入细胞核并与Smad3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调节基因转录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6]。正是基于 IL-1 F7独特的免疫抑制特性,近期将其命名为 IL-37[7]。本文对 IL-37的分类和分布、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相关疾病意义等方面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白细胞介素1 免疫效应 IL-1家族 IL-18结合蛋白 促炎细胞因子 IL-18受体 PROTEIN 免疫抑制特性 

分 类 号:R392.12[医药卫生—免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