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现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鹏[1] 郝淑煜[1] 张力伟[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00050

出  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8期856-8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41078,30900479,30772237)

摘  要:间变性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瘤、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以及间变性室管膜瘤等.近期研究发现,间变性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在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应予以区别对待.一、病理学1.组织学特征:典型的间变性胶质瘤的病理特征为细胞中度增生,中度细胞形态及核异型性改变,有丝分裂活性增强,可见显微血管增生,除间变性室管膜瘤之外,其余三种均不伴有坏死.与更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别在于后者有丝分裂活性低,与更高级别胶质瘤的差别在于后者具有显著血管增生和坏死表现[1].

关 键 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低级别胶质瘤 临床治疗 有丝分裂活性 微血管增生 胶质母细胞瘤 高级别胶质瘤 室管膜瘤 

分 类 号:R739.4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