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李叔同缘何独守书法艺术  被引量:2

Why Li Shutong Adhered Only to Calligraphy in His Old 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金库[1] 

机构地区:[1]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出  处:《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Northern Art: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摘  要:当代学者、书法家熊秉明在生前最后一次讲座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法仍是我们向往的表现工具、最后的寄托,亦是认识我们自己的最好的镜子.”在此之前,笔者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的认识是:书法翰墨间包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这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思维与说法.曾有一次,在一个北京朋友那里见到了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其艺术感染力、震撼力令人生问:晚年的李叔同为什么抛却诸多艺术门类而唯独没有放弃书法,且津津乐道直至圆寂?于是我开始关注李叔同的晚年书法,试图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究竟书法是不是李叔同的“最后的寄托”呢?李叔同晚年自书的“悲欣交集”,并非是在书法艺术的表象上简单地说一说、谈一谈就能完全理解.本文提出的观点是“诸艺(诗、词、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俱疏,惟书法不火不俗”.“不火不俗”四字是鉴定弘一法师出家后24年里书法作品的关键词.

关 键 词:书法艺术 李叔同 晚年 艺术感染力 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 文化底蕴 艺术门类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