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旭东 吴华 方强[2] 姚云海 傅建明 郭立泉[2] 郁磊[2] 王晶 李岩 

机构地区:[1]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嘉兴314000 [2]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年第8期604-60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基金应用技术项目(No.2012C23107)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9例符合纳入条件且完成统计分析的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每次10~20min,每周6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AS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FMA评分[(25.7±3.5)分]及MBI评分[(82.1±16.9)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22.5±4.1)分]及MBI评分[(73.6±14.5)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MAS评分(肱二头肌,2.56±0.53;腕屈肌,2.43±0.41)的改善与治疗前(肱二头肌,3.09±0.72;腕屈肌群,2.83±0.54)及对照组治疗后(肱二头肌,2.71±0.47;腕屈肌群,2.55±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躯体传感网的居家康复训练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ADL能力。

关 键 词:脑血管意外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躯体传感网 居家康复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