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气脉”——以《相信未来》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玉华 

机构地区:[1]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9期23-25,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摘  要: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用“诗虽工,气脉不贯”来评论诗文。“气脉贯通”是好的书法、文章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课堂教学也如文章创作,讲究起承转合,强调导入巧妙、过渡自然、重点突出、收束有力;好的课堂总是“气脉贯通”,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向互动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自然推进如行云流水,了无痕迹。当然,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实非易事,但如能在日常的备课、上课中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尝试着探求一些达到这种效果的策略,坚持下去,应该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改善。以下试结合课例《相信未来》进行阐述。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贯通 自然 突出 

分 类 号:TD175.5[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