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结合64排螺旋CT后重建处理对肠梗阻的诊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安忠 

机构地区:[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煤业集团总医院放射科,730913

出  处:《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年第4期429-431,共3页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摘  要:目的:在行消化道碘水造影及全腹部CT平扫,后采用CT薄层数据进行表面容积重建(VR、volume rendering)及曲面重建(CPR、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探讨碘水结合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8例肠梗阻病人行碘水及CT平扫联合检查,对梗阻部位和性质的初步判定。常规行胸腹部联合透视,可见腹部气液平面,初步了解梗阻的性质及患者的情况。后采用100ML76%复方泛影葡铵+50ML温开水,兑呈浓度约50%泛影葡铵溶液,嘱病人口服,做消化道碘水造影,见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其后每间隔20分钟观测一次,在发现梗阻部位或发现可疑梗阻部位时,行CT扫描,采用东芝公司生产64排VCT行腹部CT平扫,层厚5.0mm,螺距1.357,准直器宽度64×0.525,嘱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一次完成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后处理呈0.625mm薄层数据,传送至ADW4.2工作站,在工作站采用VR、CPR方法进行后重建处理。结果:42例诊断明确,6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碘水造影时,由于紧密的观测,常常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梗阻,高位梗阻的部位较易确定,而对于低位梗阻部位的确定则需要耐心、细致的寻找和发现,采取多体位、轻度加压等胃肠道检查方法来确定,发现可疑处要多次反复观测,与增强的肠道蠕动及禁挛进行鉴别,为CT后重建提供扫描时鉴别诊断依据。

关 键 词:64排螺旋CT 容积重建 诊断价值 肠梗阻 腹部CT平扫 碘水造影 梗阻部位 CT扫描 

分 类 号:R574.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6.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