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伟[1] 苑杰 

机构地区:[1]河北联合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河北唐山0630002[2]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河南中医》2014年第B06期1-1,共1页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古代文献中包含抑郁症症状的病名很多,如“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不寐”、“卑?”、“癫证”等.各医家依据整体观念,从脏腑、气血津液、虚实、三焦、六经、阴阳等不同角度阐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云:“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也.”认为发病因于七情,而根于脏腑虚弱.故本文主要以脏腑为主线,探讨抑郁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关 键 词:抑郁症症状 发病机制 中医 杂病源流犀烛 古代文献 气血津液 百合病 梅核气 

分 类 号:R749.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