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韵三叹”话“红灯”(下)——感悟钢琴组曲《红灯记》中的风格魅力与文化质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珈[1] 胡净波[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89-92,共4页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后"样板戏"时期作品与"样板戏"衍生音乐作品系列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60071

摘  要:三、激越与悲美的音乐基调在中国艺术作品中常有一种审美标准,那就是“雅”或“俗”,这似乎是评判、议论艺术作品的唯一焦点。在音乐界有些自诩为搞西洋乐器的人士,时常看不起戏曲艺术,认为这些声腔、音乐曲牌子都脱离不了俗、野、土的范围。其实不然,在中国这个文化国度里,流传下来戏曲艺术(包括所有的民间艺术),有人所说的“俗”不一定是俗不可耐,认为的“野”也不一定是野鄙无驯,常说的“土”不一定是土顽愚钝。

关 键 词:《红灯记》 钢琴组曲 文化 质感 风格 感悟 艺术作品 戏曲艺术 

分 类 号:J821[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