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民[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孟子研究院
出 处:《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7-9,共3页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华夏儿女最信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商代文明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后,孔子作"六经"对商代文明进行总结。而后孟子对孔子思想有所发展,如孔子没有讲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来的;孔子没有讲仁政思想,孟子发展了仁政思想。发展不一定叫作超越,这个发展有理论延伸和深入的意思。我们应该认识到孟子思想对现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所具有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泛的,不是从外部传入的,而是实实在在发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从道德价值的层面,还是从性善的层面,或是从仁义礼智的层面,都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孟子思想、孔孟之道,和文化的底蕴、基因、精神标识,紧紧地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孟子思想具有时代价值,它能够对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两个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基础,即"讲仁爱"和"重民本"。孟子是有梦想的,其梦想至少有三个层次:治国梦、社会梦以及他对于个人的梦想。孟子这种梦想本身和他的精神追求对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