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湟鱼)鱼骨产出层位及其耳石微化学对明朝青海湖水位的指示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娇[1,2] 金章东[2,3] 周玲[2,4] 李福春[1] 张飞[2] 陈留美[2] 邱新宁 祁如贵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210095 [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3]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安710049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5]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西宁81000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第8期1833-1843,共11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833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25015,41172308)资助

摘  要:鱼耳石是硬骨鱼类内耳中的生物碳酸盐矿物,其组成可以记录鱼体生活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状况.以青海湖鸟岛附近发现的青海湖裸鲤鱼骨及耳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代和现代耳石微化学组成的对比分析,结合裸鲤鱼骨及耳石AMS-14C定年、产出层位和周边地形,认为这些裸鲤是小冰期时青海湖高湖面退却形成的残余湖内生长的.通过保存的青海湖裸鲤鱼骨和耳石的AMS-14C定年,确定这些裸鲤生活的时代距今300~680年左右,即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青海湖裸鲤古代微耳石的矿物是纯文石,这与现代微耳石一致,说明埋藏后微耳石的矿物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可用于对比分析.微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古代微耳石的Mg/Ca比值((70.12±18.50)×10-5)和δ18O值(1.76‰±1.03‰)均明显高于现代微耳石(Mg/Ca平均值为(3.11±0.41)×10-5,δ18O平均值为-4.82‰±0.96‰).这反映了明朝时青海湖裸鲤生活的水体具有比现代青海湖高得多的Mg/Ca和δ18O值,这是与大湖隔离后强烈蒸发浓缩的结果,类似于现代的尕海等.根据裸鲤鱼骨产出的层位和海拔高度,推断明朝时期青海湖的湖面海拔至少达到3202 m,经计算当时的湖面面积至少为4480 km2,比现在大5%左右.

关 键 词:青海湖裸鲤 鱼骨 微耳石 氧同位素 Mg CA 湖泊水位 

分 类 号:S917.4[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