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勇[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
出 处:《中国书画》2014年第5期4-11,共8页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摘 要:先秦时期是赞体文蕴育的时期。张立兵在《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篇、铭》中通过对“赞”的“进见以贝为礼也”本义的考辨,认为“这些礼物的转交或接受需由司仪或礼宾大声唱诵,这便产生了赞词”,进而认为“赞起源于仪式唱诵”。李成荣在《〈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①中对赞辞的界定是:“‘卷’是指赞者在引荐宾客时向主人所说的称美之言,或在祭祀中赞者在唱礼时说的称颂之语,简称为‘擞’。”钟嘉芳在《汉魏赞文研究》中梳理赞的起源时说:“当时赞语呈口头形式,主要用于三方面,祭祀重赞、臣赞明事、释理托赞,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他们的意见部比较正确,“赞”源于赞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