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2]中共宜春市委讲师团
出 处:《理论导报》2014年第9期48-48,共1页
摘 要:反“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凸显出的作风问题,要对症下药,治已病.但更值得重视的是要“治未病”,防范于未然.一、“治未病”要树立忧患意识 名医扁鹊三次见蔡桓公分别指出蔡桓公病在皮肤、再到肌肉、进而到了肠胃,蔡桓公听不进扁鹊多次“不治将恐深”的劝告,一口咬定“寡人无疾”,结果病情由“腠理”之疾而至一命呜呼。蔡桓公因没有对“小疾”引起重视,没有“治未病”的忧患意识,结果病人膏肓,不治而亡。从一批落马腐败官员的蜕变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人就是因为从管不住小节,到过不了“欲望关”“权力关”,滑入了罪恶的深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部分党员认为“四风”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事,与己无关,导致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自觉,落实上打折扣。对此,要高度警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全党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风运动,不仅是一次作风问题的纠正活动,更是一次防微杜渐的教育活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常思“四风”之害,多想犯病之痛,正确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治未病”的思想,早发现、早预防,及时将苗头和险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体健身正的良好形象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