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安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春市委讲师团更多>>
发文主题: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历史贡献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前沿》《理论导报》《职业时空》《科技信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济新常态下创建宜居城市——以宜春市中心城为例
《理论导报》2016年第4期51-52,共2页刘智安 邓根元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过程,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一项系统工程。宜春在中心城宜居创建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留盲点,科学把握了四个"统一",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创建之路,初...
关键词:政治建设 综合发展 宜居城市建设 发展要素 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 环境优先 永恒性 发展阶段 市民文明素质 
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治未病”
《理论导报》2014年第9期48-48,共1页易滨秀 刘智安 
反“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凸显出的作风问题,要对症下药,治已病.但更值得重视的是要“治未病”,防范于未然.一、“治未病”要树立忧患意识 名医扁鹊三次见蔡桓公分别指出蔡桓公病在皮肤、再到肌肉、进而到了...
关键词: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 治未病 作风问题 忧患意识 党员干部 对症下药 腐败官员 
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人民性内涵
《理论导报》2013年第10期6-7,共2页刘智安 余晓萍 敖美蓉 
中国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实现中国梦,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
关键词:诚信 依靠 人民幸福 中国梦 道德要求 民族复兴 社会公平正义 政治民主 军队三大民主 和谐平衡 
正确认识党性和党风的辩证关系
《理论导报》2012年第11期16-17,共2页刘智安 余晓萍 晏龙和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要求其党员不断增强党陛,使党的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党风,是一个政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生活等各个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中国...
关键词:党风问题 党性 辩证 中国共产党 政治目标 执政党 党的形象 人心向背 
简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
《理论导报》2011年第10期10-10,共1页易滨秀 刘智安 余晓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文化软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从文化凝聚力、竞争力、感染力、渗透力四个方面提升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简论 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凝聚力 改革开放 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 
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理论导报》2010年第8期7-8,共2页刘智安 冯升涛 
党委中心组学习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理论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领学和示范作用。新形势下,宜春市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经验,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党组织建设 党委中心组 在职学习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领导班子 提高认识 领导干部 相结合 宜春市 
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对策研究
《科技信息》2007年第27期272-272,共1页刘勤 刘智安 
本文试结合宜春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探索实践,就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共建共享和谐新农村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新农村建设 对策研究 
共建共享和谐城市的对策研究
《理论导报》2007年第5期2-3,共2页刘智安 
以宜阳新区建设为重点,打好城市扩张战役,这是宜春市"三大战役"中的重点战役工程。即,要在未来5年时间内,使宜春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城区面积扩展到60平方公里。城市扩展、人流汇聚、将带来经济文化繁荣的发展机遇,同时。
关键词:共建共享 社区群众 社区建设 城市管理 社区服务 和谐 新区建设 宜春市 弱势群体 以人为本 
“三足鼎立”人才战略——中国特色创新体制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职业时空》2007年第03S期19-19,共1页刘智安 朱向华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要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当前.随着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了...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中国特色 创新体制 人才战略 三足鼎立 自主创新能力 民族创新精神 经济社会发展 
论原创力的培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理论导报》2007年第1期11-12,共2页刘智安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个怎样的状况呢?1999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曾对46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调查评价,中国企业的管理竞争力、生产率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均排在第40位,自主创新竞争力排在第31位.尽管近几年有了大踏步前进...
关键词:原创力 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竞争力 培育 新型国家 管理竞争力 中国企业 关键领域 环境竞争力 理论与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