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3期36-38,共3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摘 要:在郭沫若研究中,郭沫若与毛泽东的交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敏感话题。尽管在诸如《郭沫若传》[1]《郭沫若学术论辩》[2]《郭沫若评传》[3]《郭沫若人格》[4]等多种著作中对其有客观公正的评述,但总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攻击郭沫若是“投机”是“迎合”,甚至还有人用极其恶毒的语言污蔑郭沫若“骨子里依然是奴隶……旧主子(指毛泽东--作者引)刚死,他又开始寻觅新主人”[5],连郭沫若“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的临终遗言也被辱骂成“一个拍‘舵爷’马屁的遗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