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现代重建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云[1,2] 郑炳心[3]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2]山东女子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南250030 [3]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出  处:《管子学刊》2014年第3期64-67,共4页GuanZi Journal

摘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明再度崛起的精神文化基础,而这一过程不能不以最合乎民族文化心理的方式完成。孔子的"仁"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它是对宇宙人生的总体式领悟,是不断开放并不断完善的生命追求状态;它代表了孔子对完美、至善的表达,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信仰。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境遇下,"仁"的开放性、生成性特质,使得"仁"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境遇下,通过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反思,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深层的心理根源与文化信仰。

关 键 词:“仁” 儒学 生活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