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大学生形成的社会因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敬斌[1] 吴林龙[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0期58-62,共5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问题大学生的多角度成因及矫正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EA1101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对象--问题大学生成因及引导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SSXT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基金"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研究"(项目编号:EEA10037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问题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3DKSJ03);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2GN03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理解问题大学生,把握问题大学生成因,必须充分考虑问题大学生形成的社会因素及作用机理。高校问题大学生形成的社会原因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大学生形成既与社会发展中的功利化偏向有关,也与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的交织交错有关;既与社会网络媒体多种价值观念过度渲染有关,也与社会生存竞争的激烈加剧有关;社会局部范围内正确舆论评价的缺位也是诱发问题大学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大学生 问题大学生 社会因素 

分 类 号:D648[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