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单麦克风类)和性能(1)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戌宝 

机构地区:[1]瑞士Sonova助听器集团加拿大分部Unitron研发部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年第5期514-517,共4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摘  要:助听器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解决输出噪声问题。大多数听力受损者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系外毛细胞功能受损所致[1],当听音环境存在噪声时,他们比听力正常者更加感到语音模糊,严重影响其对语意的理解。长期以来,助听器的这一噪声问题受到听力康复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分两大类:单麦克风的频域处理和多麦克风的波束形成。在多数听音环境中,后者的降噪效果优于前者,但并不能代替前者,因此,主流助听器厂家一直在对助听器单麦克风降噪技术进行研究并付诸应用。Hamacher等[2]较早而又全面地提出了高档助听器中的多种降噪技术。Josef 等[3]将瞬态降噪器、维纳(Wiener )滤波器和基于调制检测的平稳降噪器组合于一体,互补地降低多种不同环境的噪声。Francis等[4]提出了语音增强(speech enhance-ment ,SE)技术,将噪声掩蔽和患者听力损失同时考虑以使语音的可听谱域最大化。M ark [5]提出了助听器听音环境中语音优先处理(voice-priority pro-cessing ,V PP )的哲理:语音存在时,增加理解度,语音不存在时,确保听音舒适,其中的三态噪声管理使降噪技术上了一个台阶。Phonak[6]介绍了助听器双侧无线连通(binaural w ireless link )技术及其在非对称噪声环境中的性能改善。Ricketts等[7]对组合的数字降噪在助听器中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表明该DNR对语音识别没有明显改善,但可改进声音的舒适度。Elberling[8]较详细地介绍了在三态噪声管理系统中使用的语音寻找器(voice finder )的语音检测原理和效果。Ruth等[9]较全面地总结了当前各种降噪算法的理念并对比它们在实际环境中的性能。Nicole等[10]评估了众多试听者使用的助听器在聚会噪声中的降噪性能,涉及多种因数的相互作用,�

关 键 词:降噪技术 助听器 麦克风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性能 语音增强 噪声掩蔽 噪声环境 

分 类 号:R764.5[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