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听力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波[1] 沈芳[1] 李萍[1] 孙敬武[1] 许为青[1] 孙家强[1] 

机构地区:[1]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合肥230001

出  处:《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Journal of Audiology and Speech Path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185例(370耳)LVAS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及声导抗、ABR、DPOAE、颞骨高分辨CT、头颅MRI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 183例(366耳)患者CT检查均提示双侧前庭水管扩大,2例(2耳)提示单侧前庭水管扩大;120例(240耳)行MRI检查,238耳均提示内淋巴囊扩大;112例(224耳)行纯音听阈测试,1例(1耳)听力正常,28例(55耳)为感音神经性聋,85例(168耳)呈混合性聋,其中152耳鼓室导抗图为A型的混合性聋患者,其低频气骨导差较大,中高频气骨导差较小;105例(210耳)行声导抗检测显示鼓室导抗图为A型192耳(其中低频引出声反射7耳),As型1耳,Ad型1耳,B型7耳,C型9耳;176例(352耳)行ABR检测,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波(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89例(124耳),占50.6%(89/176),ASNR平均波潜伏期在95dB SPL刺激声强时为3.04±0.29ms,在90dB SPL时为3.12±0.28ms;185例(370耳)DPOAE均未引出。结论 LVAS患者在中耳功能正常时其纯音听阈显示低频气骨导差较大、中高频气骨导差较小的混合性聋,ABR测试可引出特征性的ASNR。

关 键 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气骨导差 短潜伏期负反应波 

分 类 号:R764.4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