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梦远[1]
出 处:《财经政法资讯》2014年第4期10-21,共12页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摘 要:证人不出庭作证已成为我国控、辩式刑事庭审方式变革的瓶颈之一。本文遵循解释学的理论路径,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就证人出庭作证的实践标准,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并不是证人出庭作证率低,而是在大争议的案件中难以看到证人出庭作证。就司法主体而言,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关键因素并非源于证人,而是法官、检察官对证人出庭作证持消极态度。笔者认为隐藏于这一因素背后的深层结构是书面审判模式的承继关系,而司法一体化之内在需要、诉讼资源消耗之考量和事实认定原则是决定这一深层结构的基本因素。改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局面,以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为治理目标,对公正量刑、准确定罪和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