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不能承受之重——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梦远[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  处:《财经政法资讯》2014年第4期10-21,共12页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摘  要:证人不出庭作证已成为我国控、辩式刑事庭审方式变革的瓶颈之一。本文遵循解释学的理论路径,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就证人出庭作证的实践标准,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并不是证人出庭作证率低,而是在大争议的案件中难以看到证人出庭作证。就司法主体而言,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关键因素并非源于证人,而是法官、检察官对证人出庭作证持消极态度。笔者认为隐藏于这一因素背后的深层结构是书面审判模式的承继关系,而司法一体化之内在需要、诉讼资源消耗之考量和事实认定原则是决定这一深层结构的基本因素。改变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局面,以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为治理目标,对公正量刑、准确定罪和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 键 词:证人不出庭作证 实证研究 证人出庭作证率 刑事庭审方式 司法主体 深层结构 理论路径 消极态度 

分 类 号:D915.13[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