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德胜[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162-167,共6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5011-44008)
摘 要:进入"微时代",文化生产方式急剧转化以及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去历史化",带动社会生活审美叙事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文化风格的"碎片化",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美学坐标上重新规划日常生活取向,将生活感受的审美功能绝对化;个人化风格的普遍泛化与文化民主的"草根性",有力地支持了当下生活中集体娱乐的审美经验及其意义"微"化。这一切集中凸现了"微意义"作为"微时代"美学价值呈现的普遍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