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强[1]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出 处:《戏剧丛刊》2014年第5期32-33,共2页
摘 要:一、传统京剧科班制与男旦的童年经验 科班起源于明代,是中国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其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进科学戏成为戏曲演员的必经之路。清末明初,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科班,如富连成社、易俗社、崇雅社等等,这些科班大都培养童年演员。科班制源于封建社会,其中必定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如每日朝拜祖师爷唐明皇,凡入科班者必定要立字据,犹如签下卖身契,坐科七到十年不等,期间所得均为科班所有,并且得经受师傅的打骂体罚。老一辈戏曲演员的回忆中多有这样的童年记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