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年第9期701-70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最多见,而其中又以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占绝大多数,其恶性度高、发展快、预后差,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手段。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B(TGF-p)超家族的成员,在恶性肿瘤、炎症及人体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在不同肿瘤中通过抑癌或促癌通路发挥抑癌或促癌作用,并且可稳定存在于血浆和血清中,易于检测,因此被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物[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且与其恶性程度、预后等密切相关[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l/2)通路被证实是GDF-15的促癌通路之一,同时又是uPA系统的激活途径之一,GDF-15与uPA可能通过ERK1/2通路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GDF-15与uPA在卵巢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并分析两者与卵巢囊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旨在探索卵巢囊腺癌可能的发病机制,寻找预测卵巢囊腺癌患者预后的新的标志物,并为卵巢囊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卵巢囊腺癌 腺癌组织 ERK1/2通路 临床意义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卵巢恶性肿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A蛋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