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意义结构的稳定性——互文式阅读的语篇视角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殷祯岑[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出  处:《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5期29-38,共10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复旦大学系列讲座第二讲——"主体与语言:互文性与文本运用"中通过对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关于玛德兰娜点心一段文字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互文性理论和互文式阅读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互文式阅读与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关联起来,将互文式阅读视作解读可写性文本的具体途径,力图为这一阅读方式获取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互文式阅读在语篇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分析读者对这一阅读方式的选取与语篇意义结构稳定性的密切关系。我们构建了三个维度六个方面的分析框架,探索制约语篇意义结构稳定性的语篇结构特征及其对读者阅读方式选择的影响。

关 键 词:互文性与文本运用 互文式解读 罗兰·巴特 可读性文本 可写性文本 语篇意义 结构的稳定性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