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北京100050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北京100048
出 处:《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年第20期1732-1735,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01069)
摘 要: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空腔脏器起源的最常见软组织肉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所占比率不到3%。这类肿瘤常常对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无效,因此转归非常不好[1-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原发肿瘤不能够切除或已发生转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改善了已存在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率( overall survival,OS)[1,4]。绝大多数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葡萄糖代谢会有不同程度增高,因此适宜应用PET进行检查。随着设备的不断发展,在PET的基础上出现的PET/CT,在为我们提供病灶解剖学信息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功能方面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对原发肿瘤、肿瘤复发及靶向药物治疗反应的早期评估等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