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宝军[1,2]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陕西宝鸡721016 [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
出 处:《理论导刊》2014年第11期48-51,共4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宝鸡文理学院2010年重点科研项目"审美泛化现象的哲学反思"(ZK1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铺天盖地般的"审美泛化"已成为一种强力介入人的生活实践并使"美的幽灵"时刻渗透于"物性"和"心性"层面的社会现象。以价值哲学的视阈观之,一方面,从价值"效应论"的界定出发,审美泛化使人在知、情、意、需、能诸方面显露出了新的特征。另一方面,从价值评估的理论出发,对审美泛化现象的价值评价应该以"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生活情境"为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审美泛化勃兴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