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唐山063000
出 处:《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病死率的第5位[1-2]。随着国内外对乳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3]。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中国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乳腺癌传统术式仅仅注重保留胸长、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而且有学者认为保留该神经可能在术中切断淋巴管,导致癌细胞扩散,违反了无瘤原则,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并有局部复发的危险[4],加之操作繁琐,所以很多临床医师常常忽视保留肋间臂神经,造成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减退、麻木、疼痛、过敏等感觉障碍,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秦荣等[5]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障碍的出现不但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乳腺癌的治疗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还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患者感觉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对肋间臂神经的解剖研究越来越细化,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探索越来越深入,为认识肋间臂神经以及肋间臂神经综合征提供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