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论释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柯卫[1] 马作武[2] 

机构地区:[1]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2]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  处:《学术研究》2014年第11期50-54,共5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项目"先秦诸子法律思想的现代诠释"(13YJA820035);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2013年度招标项目"中国法律传统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先秦时代社会转型而导致诸子百家多讲"正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的"正名"之论却别有深意,尤其是荀子,更是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遵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这一传统礼制原则本题中应有之义,还有两方面与政治法律相关的内容:一是尊王抑僭,维护王道大一统,重建君主等级政治秩序;一是审是非、辨善恶、垂范则,以便统一思想,实行文化专制。

关 键 词:荀子 正名 等级 

分 类 号:D09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