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教学例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小凤 

机构地区:[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初级中学

出  处:《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年第11期56-56,共1页

摘  要:有比较,才有进步;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较思维的形成是人类思维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同一主题下比较不同文章的写法,对于加深文章内涵的理解、甄别文章表达手法都大有裨益。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先生的《孔乙已》同时收录于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在教学中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主题文章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还能促使学生在阅读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培养比较思维能力,一举两得。这两篇文章都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范进、孔乙己)展开,深入刻画了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文人形象,从而深刻批判和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尤其是科举制的黑暗。这两篇文章在许多方面的确十分相似,然而在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不尽相同,同样的情、别样的写作手法,各有千秋。

关 键 词:《范进中举》 《孔乙己》 比较教学 比较思维能力 封建科举制度 文章内涵 例析 高层次发展 

分 类 号:G63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