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彩霞[1]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9期23-27,共5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皮尔士符号理论研究"(项目编号:IFW120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符号科学的发展和文学理论的突破"(项目编号:12JJD750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皮尔士的科学观塑造了他的哲学观,亦是其实用主义、符号理论以及其它科学成就的根源。皮尔士眼中的科学是以追求真理为唯一目的、以群体合作性为形式条件、以严谨科学态度为指导的集体活动。科学的本质不在于真理自身,而在于那种对真理不懈地、持之以恒的追求。只有有了这种科学观的指导,我们才能排除杂念,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科学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