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苗苗[1]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6期49-62,共14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3CZW004);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都市新空间与历史记忆"(项目编号:13WYC0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红楼梦》具有强大的媒介适应能力,从手抄本到印刷品、影视剧等,这些媒介形式都力求形象统一、达到作者与受众的认同。在互联网上,《红楼梦》成为文化资源,不断孕育并孵化新作。网络不仅改变了以往对这部长篇小说的阅读形式,拓宽受众范围,还显示出读者强大的能动性。原创网络文学中的"红楼梦同人"虽看似偏离作者原意,却反映出时下青年读者的真实心态;主题论坛发散的话题形式为以往媒介完全不能涵盖;跨媒体互动则纵向将小说与生活内容编织了起来。网络上的"红楼梦"是印刷时代的有益补充。网民的话语实践延伸了接受美学理论,把《红楼梦》变成一个传播中再生产的动态对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9